心肌梗塞平常不一定會有症狀

現在位置:首頁 > 心肌梗塞平常不一定會有症狀

上圖:冠狀動脈阻塞情況不同之治療方式

親民黨副秘書劉文雄突發心臟病送醫急救,在臨床上3、40歲發生心肌梗塞的病人也越來越多,有些患者甚至本身並沒有三高問題,平時甚至不悶不喘,仍然是無預警的發病。國泰醫院心臟外科醫師楊佳穎指出,抽煙對心臟影響極大,有家族病史、生活習慣不佳、愛吃甲殼類、飲食偏油、偏鹹的民眾,應該注意自己的心臟問題,可利用高階電腦斷層進行非侵入性檢查,了解心血管鈣化情況,預防突發心肌梗塞。

心肌梗塞的主因在於冠狀動脈長期供血不足,導致心肌養分不夠而逐漸壞死,當無法繼續提供心臟所需血流而當下又需要心臟執行工作時,心臟無法負荷停止跳動,即是所謂的心肌梗塞。

國泰醫院心臟外科醫師楊佳穎表示,大小約為原子筆心冠狀動脈共有三條,以左二、右一的方式由左前降支、左迴旋支和右冠狀動脈包覆心臟,負責將血液回流給心臟。所謂的心肌梗塞,並不是三條完全堵住導致心臟沒有血流供應發生,而是長期以往供應血流不夠導致心臟收縮率變差,心肌壞死阻礙了心臟跳動功能所致。

楊佳穎說,冠狀動脈之所以發生阻塞,是因為血管中的斑塊剝落,隨著血液流往血管未端阻塞住血流,如果剛好卡住還有空隙,血流只是變強,就像水管被捏住一樣,時間夠,水還是可以流滿一桶。但是如果斑塊太大,將整條血管堵住,那原本應該由三條血管供血的,就只剩兩條,心肌壞死的機率就大大增高。

絕大部份的患者血管之所以會有斑塊產生,與三高脫離不了關係,而三高又與飲食和生活習慣有絕對關係。楊佳穎醫師說,高血壓、高血脂和高血糖,是形成斑塊的主要條件,由於國人飲食西化,有些人愛吃肉類、油炸和精緻食物,殊不知越精緻的食物,就必須添加越多的油脂,例如蛋糕、精緻麵包等對健康的影響就越大。

楊佳穎醫師也特別點出一個民眾常有的迷思指出,心肌逐漸壞死並不一定會有症狀,原因就在於要看患者平常的活動量,對於一個活動根本不大的人,每天就是坐著看電視、看書、打電腦、開會、開車的人來說,心臟不需負擔太多的工作,這讓逐漸壞死的心肌,根本不會表現出任何症狀來。只是當開會開到一半,因為長官訓斥或與同事爭辯,還是開車突然與人爭執或看電視看到一半,因為哪個名嘴講了自己不喜歡聽的話,心情突然激動,此時需要心臟加速跳動提供全身足夠血液時,就容易出現心臟罷工的情況。

楊佳穎醫師表示,心肌梗塞病人發病時,胸口會有如石頭壓住一樣的感覺,接著會有疼痛感幅射而出,從胸口往左肩、下巴擴散。因此有胸悶且喘不過氣來時,一定要立刻就醫。

目前的心肌梗塞在發病時,是由心臟內科以心導管為主要檢查方式,再視堵塞情況決定治療方法;一般情況下,只有一兩條堵塞,就會以藥物、支架、氣球擴張或斑塊的抽吸等,將堵塞處打通,一旦三條血管全部堵塞,而且因為時日已久,冠狀動脈本身鈣化情況嚴重,就必須轉到心臟外科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。

楊佳穎強調,心肌梗塞的發生率一向是男高於女,預防心肌梗塞戒煙是第一步,接著就要改變飲食習慣,少吃油膩和海鮮甲殼類食物,增加運動的時間和機會。養成良好和規律的生活。如果知道自己是屬抽煙又不運動而且還愛吃油膩食物、愛熬夜的民眾,並不需要等到看有沒有三高,可以在健檢時排入高階電腦斷層掃描,就可以知道冠狀動脈的鈣化狀況,不必等到發病時再做治療。

 

資料來源:好醫師新聞網 2017年7月21日 上午8:21